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5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期检查
发布者:kypt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5-09-17    查看:138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材料提交时间:
2025-10-14至2026-03-31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所属院系
1项目化实训导向的中职机电工匠精神 五阶递进路径研究徐维国延边州教育学院
2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非遗农乐舞特色课程开 发实践与研究王晓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
3非遗融入中职学校社团活动的实践研究沙岩岩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
4中职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刘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
5基于“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学校教学创新研究姜忠涛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
6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侯喜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
7“三链融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构建韩丽琴吉林医药学院
8基于Living Lab理念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以“老年护理学”课程为例赵海燕吉林医药学院
9数智赋能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赵瑞吉林师范大学
10新时代职业院校红色文化资源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姜秀梅吉林动画学院
11数字化转型视域下职业教育 “S-V-E”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李恒吉林师范大学
12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的实践研究孙宏宇吉林师范大学
13生成式AI赋能高职艺术人才高阶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朱妹丽吉林动画学院
14“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以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为例吕明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15长春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耦合度实践研究林广宇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16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更新背景下课程体系重构策略研究金宇辉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17基于企业晋升机制的数智化实训模式的研究以轨道专业为例)刘宇姝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18数智赋能中职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尹旭光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19“一带一路”倡议下吉林省职业教育国际化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宁静通化师范学院
20基于数字化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高玉峰通化师范学院
21职业本科院校特色高水平专业集群服务区域产业链升级的校企协同机制研究华振兴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22“三教”协同视域下省域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研究刘艳红吉林警察学院
23全民终身学习视域下,数字化赋能型老年大学建设吉林范式研究李丹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24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朴民哲长春开放大学
25吉林省高职与本科院校学分互认机制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王立超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26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创新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曾繁明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7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效果评估研究董大伟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28基于生成式AI的成人学历教育双向赋能模式:教学管理与学习体验的协同提升张晓东长春教育学院
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朱贺长春教育学院
30AIGC赋能高职影视制作课程群教学改革研究马银徽吉林省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31“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金属材料焊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王贺龙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32“双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行业英语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研究 -以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为例张静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33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张长生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34产教融合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能力重构路径研究——以铁道机车 运用与维护专业为例魏世龙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35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研究 -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为例侯晓音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36“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职本科高速铁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万金侠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37数字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四重维度探赜李赫萌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38高职早期教育 “金教材” 产教融合新形态开发研究 —— 基于全景化建设路径的实践创新陈晓平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
39产教融合视域下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吕影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
40基于金课内涵的高职焊接结构生产“三阶螺旋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王剑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41新双高背景下“三链畅通”教师创新团队生态化发展路径的研究陈婷婷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42非遗传承与美育思政的“活态化”融合路径研究徐微微吉林化工学院
43“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张影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
44三教统筹协同创新边贸新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吕鹰飞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45AI赋能视域下吉林省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周岩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46中职学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郭金梅长白山管委会教科局
47高职冰雪旅游专业群助推吉林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王辉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8基于智慧物流新业态的物流类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陈曦吉林省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49建筑类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曾文蔚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50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继续教育多主体协同育人路径研究张弘北华大学
51吉林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的耦合路径研究——基于涉农院校与县域产业的协同视角赵立夫长春科技学院
52“岗赛课证”融通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课程数字化教材建设研究王英丽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53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宋佳妮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54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训、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JavaWeb 框架技术》课程为例闫淼吉林省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55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会计 学专业为例高寒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56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本科自动化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的实践研究刘治满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57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途径潘莹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58职业教育校企文化融合实践路径研究——以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为例李响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59人工智能赋能高职院校“课堂革命”实践路径研究刘沛佳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60吉林省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杨晓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61数智赋能职业院校农林教师“岗课赛研”融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李荣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62“新双高”建设背景下人工智能在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郝俊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63新双高背景下“PBL+TBL”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邹智慧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64“三链协同”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农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与黑土地保护路径研究——吉林省实践探索刘骞长春大学
65高职院校在“新双高”建设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制度优化路径研究王晔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66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周颖华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67职普融通背景下吉林省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杜萍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68数字智能赋能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实践教学的创新策略杨冬长春开放大学
69“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齐祺媛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70基于人工智能的图书管理创新路径的探索与研究穆笑妍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71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的职业本科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刘铁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72职业本科校内实训基地智能化改造与升级研究姜珊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73职业教育赋能吉林省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及路径研究张玲吉林大学
74“双链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的开发研究——以智能机电技术专业为例李悦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75吉林省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赋能现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研究与实践栾泽吉林化工学院
76服务“数字吉林”的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数智技匠培养模式探索睢忠林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77AI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模式研究刘洋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78AI技术赋能高职数字教材资源开发与应用路径研究李丽娜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79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的路径研究李昂通化师范学院
80“双创”背景下经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分析——以白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李铁安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81AI赋能校企共育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石佳玉吉林省财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82职业教育“走出去”背景下“中文+农业”数字教材开发研究秦志爽吉林农业大学
8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中的传承与创新孙威吉林化工学院
84新能源汽车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资源开发及应用佟得利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85生成式AI赋能职业教育智能互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王安国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86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软件应用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来阳长春科技学院
87基于OBE理念的职业院校中药学专业“科教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王文艳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88青老互学视阈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构建——社区老年教育服务创新实践研究刘佳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89数智化AI技术赋能无人机测绘高技能 人才培养的创新应用研究吴彦哲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90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刘子渤长春东方职业学院
91职业教育中AI赋能英语教学与专业需求对接的策略研究张景伟吉林农业大学
92基于专业学习的职技高师院校足球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迟铭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93数智驱动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与实践王洪敏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94职业教育低空物流无人机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金杉山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95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助推中职幼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任立红吉林省中工技师学院
96数智融合背景下全民传统文化终身素养培育的多元路径探索-以《中华传统文化课》为例杨斌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97AI赋能下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赵金平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98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与实践 ——以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李冬春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99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三阶四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刘丽平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100高职院校体育与思政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杨超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01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迭代视阈下智慧健康养老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路径与实践探索——以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李翠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102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路径研究刘通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103人工智能驱动下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在线课程构建研究与实践赵慧娟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04乡村振兴战略下师范院校社会培训服务创新研究——基于“数字赋能+校地协同”的双向路径构建孙崴崴辽源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105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五金”建设实践探索庄云娟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106人工智能融入职业教育英语课堂“三通”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乔娟辽源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107“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职业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实践研究李聪冲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108“三教协同”视域下职业院校健康科普助力社区老年健康教育的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吕冠薇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09美育视域下在地文化传承与高职动漫制作专业互融共进研究实践李京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110基于AI+知识图谱的金课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王璐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111职业教育服务残疾人就业的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张全峰长春大学
112“大食物观”下吉林省高职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及长效机制研究刘敏长春大学
113“新双高”背景下财经商贸类专业数智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许珊珊吉林省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14职业本科“岗课赛证研”五位一体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以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韩昊宏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115智慧助老背景下老年教育个性化学习体系研究王薇长春大学
116核心素养导向下师范语文专业“金课程”三维赋能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为例陈立燕辽源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117高职师范类专业学科教学中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创新实践与模式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为例柳晶辽源市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118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张立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119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非遗+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究马辉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20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与实践研究王庆丰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121AI驱动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双创”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李爱淑吉林省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22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效能提升策略研究曹靓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2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与问题研究--以吉林省Y高职院校为例雷明白城师范学院
124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机构建设研究于彦华吉林农业大学
125人工智能背景下思政课一核三链四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许蓝方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26基于AI技术面向社会开展网络安全意识培训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刘君玲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127地方综合性大学“全生命周期”教育服务吉林乡村振兴的研究与实践车长金北华大学
128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姚雪通化市教育局
129产教融合背景下装备制造类职业本科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实践研究高大伟吉林省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30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研究赵九洲通化市教育局
131“大思政课”视域下职业本科院校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研究苏蔷吉林省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32产教融合背景下吉林省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孙斌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33职业院校护生安宁疗护知识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张巍通化市教育局
134高职与技师“双证加持 岗课融通 实创一体”融合培养数智工匠人才的体制机制研究王福利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
135新医科背景下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机能实验学》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唐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36数字赋能红色经典音乐融入成人思政教育路径及成效研究张春博北华大学
137产教融合视域下“六链四融”高职礼仪课程建设研究马瑶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38非遗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宋傲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139“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职业教育2+2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陈俊峰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
140数字化转型下产教融合舞蹈教育资源开发研究——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杨璐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141课程思政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研究孙静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42音乐疗愈在社区养老的应用研究——基于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服务实践王雪秋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143高职“人工智能+传统文化”融合课程实践研究车飞四平职业大学
14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马凡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45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实践研究——以长汽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例刘富凯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146AI驱动的职业本科英语课程创新实践:服务长春汽车产业出海战略王丽艳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147《汽车车身修复与喷涂技术》课程数字教材开发与实践研究房睿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4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赞职业技术学院汽检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韩亮吉林省汽车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49基于“园校合作”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研究 ——以教材《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为例任丽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150产教融合视域下《网络营销》金课建设赋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任爽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51产教融合视域下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刘云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152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的创新策略研究与实践柯慧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153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更新背景下AI赋能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贾彩凤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154产教融合背景下白山域内康复人才“校-医-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李晓雨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155OBE模式下人工智能驱动课程全链条改革实践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王晓慧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56面向数智技匠培养的高职机械专业“数字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管延菊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57《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 策略实践研究》张东生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158“大思政课”视域下吉林省高职流行音乐专业“红色文化基因解码”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王磊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59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课程改革研究:“五美”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郝义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160面向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冰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宁迪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61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中职校企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孙天彦通化市教育局
162现代职业教育思政课一体化模式建设研究李桂英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163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AI+制造”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翟宝书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
164师范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林美希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65机电一体化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孙梅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66生源结构多元化背景下高职“课证融通+分类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数字办公》课程为例郑府煜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
167高职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张广瑞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
168数智赋能高职院校教师“产学研创”一体化发展机制研究张永萍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
169党建赋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探索常怀宇白城师范学院
170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下吉林省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董衍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17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素质 提升的实践研究谢青松吉林建筑大学
172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下长白山满族剪纸非遗传承与高职美术教育融合发展研究王琪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73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岗位实习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王春梅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
174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的实践与成效分析生洪宇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175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以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曹士强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
176面向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开发与实践研究张丹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77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和方法途径研究孙耀恒吉林省工商技师学院
178AI技术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研究张启美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79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马书亮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80高职院校“AI+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蒋泽艳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181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刘利吉林省工商技师学院
182触脉知症·项目为引:高职教育中医诊疗式项目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赵立军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183中职院校“岗课赛训评”五位一体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石红年吉林省工商技师学院
184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融合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静静吉林省金融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185吉林标志性文化驱动下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 “3C”协同创新体系及普适模式研究王翠凤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186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王硕鹏东北电力大学
187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吉林省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刘瑀瑶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188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张淑莹吉林农业大学
189职业教育赋能农村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研究张蕾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0中职学校实施职普融通路径的研究闫昌松通化市教育局
191党建引领新时代高职教师师德师风 建设路径研究—以延边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杨智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192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生物信息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训、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尚鑫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193职业教育师能共同体的构建模式、运行机制与协同效应研究王哲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194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王琪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19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 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乔惠宇吉林职业技术学院
196基于AI技术的省级建筑类专业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智能化改造研究与实践高虹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7县域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生涯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刘艳飞通化市教育局
198素质教育导向下高职教师“AI+金课”人机协同创新研究陈秋丽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99产教融合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与创新利用研究李震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0“四链融合”驱动下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戚爽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01标准筑基•数智赋能•课岗同步:产教融合背景下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王喜川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02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产教联合体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曹春萍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03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内涵与 实践研究--以吉林省长白山地区文旅行业为例李可心吉林职业技术学院
204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培养实践研究 ——以药学专业为例周岩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
205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践研究李玮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6中职机械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关策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0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探究肖钦月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8数智化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陈亚男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9课程思政理念下学前教育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赵均花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10智能养老背景下对接高端康养产业护士岗位需求的《老年护理》课程开发研究夏颖佳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11银发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银龄艺能”舞蹈与模特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于磊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12数字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思政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曲帅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13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更新背景下课程体系重构策略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李冬辉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14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医”协同机制构建王鑫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15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冰雪艺术人才职业教育路径研究付振宇长春工程学院
216“扎根的教育”理念下地方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尹玲白城师范学院
217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智能化改造与升级的研究与实践朱云福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18人工智能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民办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王娜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219中职康复技术专业沉浸式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李彩红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20产教融合视域下中职装备制造专业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徐昊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21大素质教育视域下智能科技产业学院“五方联动”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王鹤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22高职院校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相对接陈维武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23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射箭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实践研究范亚楠吉林职业技术学院
224AI赋能聋校电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尚晓丽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25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李琳娜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26“礼润心田”中等职业教育“礼”文化教育实践与研究石宪明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27产教融合视角聚焦吉林全域旅游发展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胡桂丽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28“大思政”格局下区域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张宏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29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戴妍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以综合高中班语文教学为例姜丞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31AI知识图谱赋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三阶段,四维度”教学模式构建姜莹四平职业大学
232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应用孔平四平职业大学
233职教领域AI+思政双元驱动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食品添加剂》课程为例耿铭晛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234AI智慧课堂赋能下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张程承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35低空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无人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姜珊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36吉林省“根文化”心理建构与民办高职学生 留省就业焦虑缓解策略研究刘朝霞长春东方职业学院
237职业院校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智能化改造与升级研究张志晶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
238吉林省高职院校冰雪设施与运营类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研究刘立君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39基于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康养类专业群建设探索研究李重言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240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院校《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张聪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41“新双高”背景下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群“五金”建设实践研究孙艳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42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机械设计制造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崔迪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243职业院校社会培训与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机制研究韩笑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244姜德相技能导师工作室助力白城地区技能人才培养及产业升级的实践研究姜德相白城市教育学院
245技能服务社区:中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社区教育与创新模式研究朱唯娜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46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公安院校职业法治教育路径探究沈渤钧吉林警察学院
247岐黄薪传·产教共生:区域产教联合体视域下中医药高职教育五链融合育人体系构建刘长君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48聚焦产业变革以产教融合为核构建新能源二手车人才培育体系修丽娜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249数智化转型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实践研究王欢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50数字治理视域下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路径创新与可视化平台构建研究张爽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51中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培养探究王岩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52警务技术革新背景下公安院校“双师型”教师 “研-教-战”闭环培养模型研究孟彬吉林警察学院
253基于DeepSeek的中职数媒专业教学中“双师三阶”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孙博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54产教融合视域下技师学院与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研究祝春雨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55人工智能在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张冬雪长春东方职业学院
256深度融合视域下高职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岗课赛证+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李赫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57生成式AI驱动下“Web前端技术”课程低代码开发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郭伟业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5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姜言苹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259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预防-诊断-干预”一体化模式构建及实施的探索李东升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260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韧性“双创融合”培养模式研究张俊杰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
261AI时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研究杨东欣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62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质量监测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李秋实长春师范大学
263AI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以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形势与政策》为例王冬梅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264基于思创融合理念的高职环境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刘锐白城师范学院
265智慧旅游人才培育的职教共同体模式研究王湘钧通化市教育局
266黄炎培职业教育质量观视域下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机制建设路径的研究闫雪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67职业院校“科创新苗”培养模式探索——基于科教融汇的实验室-工作室-孵化器贯通实践程研博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268AI赋能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平台设计与应用模式研究甘凤婷长春东方职业学院
269“四链协同”视域下职业教育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研究田瑞雪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270中国传统医德融入民办医学类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研究李宇航长春东方职业学院
271基于产教融合的“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实践研究郭璇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72数智化背景下超星学习通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邢蕊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73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民办职业院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廉三成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
274职业院校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的实践研究刘华南长春工程学院
275文化传承视角下汉唐书法教育思想与高职院校书法课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于天晓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76开放大学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法学专业为例董海霞白山开放大学
277运用人工智能提升中职学生音乐审美与创造力的实践研究刘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
278“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护理基础实训课程中的实践研究高飞跃四平职业大学
279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金课乐教生态研究王艺睿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
280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职教师资培育途径研究与实践刘丽红通化市教育局
281新能源产业背景下产教融合与职业院校社会培训协同创新研究沈艳东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282产教融合驱动通化人参新媒体营销链升级的实践研究苗永林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283PDCA循环下的职业院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三维三阶”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刘德臣吉林警察学院
284职业素养导向的技工院校数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基于数学工具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场景郑兵长春工业技术学校
285基于OBE理念的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实践研究郭慧敏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286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江海英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
287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科研能力进阶密码——探寻提升路径与支持策略的创新实践研究薛岩白山市教育局
288基于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合的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高波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89职业教育中高职3+3衔接贯通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徐虹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290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下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安宁吉林省职业院校学生素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291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职业院校参与社区教育实践研究刘春博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92基于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研究汪济红通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293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问题及对策研究李晓婧吉林省职业院校学生素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294人机分工视域下吉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杨海涛吉林财经大学
295AI技术在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ERP沙盘模拟》 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郑滢滢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296基于区域协同的职业教育赋能吉林省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张燕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97校企共建校外康复治疗实训基地多元化建设模式的研究蔡丽杰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298API 资源服务平台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延边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金日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299新职教法背景下职业院校安全文化融入 劳动教育课程的路径研究高庆涛四平职业大学
300职业教育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王斯迪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301AI背景下萨满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陈妍四平职业大学
302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张伟卓吉林市教育局
303产教融合背景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数字化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佟迪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304中职会计专业“岗课赛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韩富娆吉林市教育局
305数智赋能背景下开放大学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刘咏梅白山开放大学
306AI时代“三链融合四维一体”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罗海龙四平职业大学
307中等职业学校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计算机 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初洪伟吉林市教育局
308基于低空经济典型场景的高职无人机测绘课程模块化设计与实践张亚双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309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赋能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探索邢学彬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310中、高职学校同域管理状态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探索——以吉林市职业教育园区为例王雪松吉林市教育局
311“新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研究——以松职涉农专业为例李桂娟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312高职《工程施工测量》数字化教材资源开发与评估研究李奕燃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313“新双高”背景下广告设计专业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研究——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戚明明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314产教融合视域下水利水电专业OBE数智化教学改革研究张明博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315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逻辑与路径研究刘雨寒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316“大思政课”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关洁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317《职业院校数学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王晖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318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研究李江涛白山市教育局
319职业院校社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与资源整合实践研究华晶忠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320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双创教育“四链贯通”模式与实践研究李含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321AI赋能高职思政课“情境—互动—反馈”三维课堂改革研究——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对话式教学实践为例王光雪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322基于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研究陈天鸿松原市教育局
323构建“新双高”建设下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新范式许珂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324黄炎培”敬业乐群“育人观融入”五育并举“教育实践的路径研究邱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325“一主六双”战略下基于学科交叉的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张欣婷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326“三全育人”视角下民办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滕悦吉林职业技术学院
327学习型城市数字基座架构——长春市民学分银行实践研究金靓长春数字化学习港
328“大思政课”视域下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孙喜娟白山市教育局
329产教融合视域下“四层递进、三维融合”职教师资培养路径研究王宇飞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330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梁丹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331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提升研究金光美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
332基于“政校行企 多元驱动”产教融合培训体系构建研究——以吉林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文旅(冰雪)产业人才培养为例王雷吉林大学
333新时代党建引领下AI赋能高职“产学研”型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李宏健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334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与优化张彤长春教育学院
335中职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研究董魏魏松原市教育局
336人工智能视域下“一核二链三域”职业教育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为例娄云飞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